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雕塑材料实验创作方案课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8-04-15

课      程:材料实验——创作方案课

指导教师:郭晓榕

展览日期:2018.04.16—2018.04.22

展览地点: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一层2号展厅

主办单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前  言

 

     对于“灵感”常被误解为:“坐着就可以突然间迸发出来的想法”。然而,一件优秀作品背后所付出的积累过程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因素,是艺术家素材积累和知识底蕴的组织重构,是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

     该课程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之前传统的先有想法再进行操作的创作习惯有所不同。艺术家们是因为长久创作有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想法之后便可以很快寻找到自己作品最适合的表达方式。而对于美术学院的学生,多数同学都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艺术创作,当有了自己所谓的小想法时也许找到的材料并不十分合适,再用材料生硬的套自己的想法。

     该课程内容是让学生接触形形色色的材料,找到各种材料的特性,从材料本身出发,进行各种尝试。课程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走入建材市场、超市、电子批发市场等生活场景,让学生与材料不期而遇。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创作思想没有刻意的要求与限制。本课程通过打破学生固有的主观思维模式——“空想”,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材料。

     眼、手、脑在课程中紧密配合,使“想”不再是空想,观“看”有其角度,制“做"有其方法。

                                       

                                             郭晓榕

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志俊和雕塑系主任彭景跃两位老师前来参加展览开幕,对同学们的作品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易》

作者:张宇阳

尺寸:360cm*280cm

材料:方管 水泥 报纸 电路板 尼龙编织袋

作品简述:《易经》有云“物无妄然,必有其理”不可轻易而易之,科技的进步之“新”打破了先辈千年来创造的“古”,当科技的进步使古的不易变为现代的易变的时候,许多东西都变成回忆。新旧交替带来的便易不是喜新厌旧的开端,一切来之不易,改之易。故用现代材料制作古时功用相同的物品,复易,复忆。

作品名称:《城》

作者:郎子喋

尺寸:35cm*95cm*130cm

材料:气球 轻粘土 彩铅 铁圈金属

作品简述:斯威夫特笔下那个lapata是一个有关于高科技的飞岛,讽刺英国社会的无趣,而宫崎骏笔下的laputa却是龙卷风背后人类的心灵家园。城市 的砖砖瓦瓦,金币的璀璨光芒都在水下,蒙上一层暗绿的苔青,似乎这片世外桃源并不在意工业文明的丰功伟绩,而在这之上,是绿草,是古树,是史前遗留的三叶虫...

作品名称:《都乏》

作者:李彦炅

尺寸:150cm*180cm

材料:EVA 木头 腻子粉 铁丝

作品简述:21世纪后的都市面临现代化,城市化发展速度,生活节奏极快,生活条件也逐步提高,可生活幸福度成反比,每一个“城市人”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扰,都被这座城市的倦意与疲乏所压制,访香港接头的广告牌群,牌中的内容用仓颉输入法译出“生活”“婚姻”“家庭”等字样,突出目前城市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与困难,来体现主题。

作品名称:《扎》

作者:王璐瑶

尺寸:350cm*100cm

材料:图钉 凳子 雨伞 桌子等

作品简述: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要与我们的皮肤接触,我在表面粘上图钉,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给人们发现,并赋予物体新的活力,给人一种特有的视觉体验。

作品名称:《裹》

作者:张樱

尺寸:50cm*50cm

材料:石膏静物 扣子

作品简述:该作品灵感来源于社会,霓裳羽衣为遮羞,是社会的需要,是人们接受的看得见的伪装,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伪装,社会中的人习惯把自己包裹起来,给自己戴上面具。我没变,只是学会了伪装。


作品名称:《破坏》

作者:韩依婷

尺寸:50cm*50cm

材料:凳子 报纸 丙烯

作品简述:白色是一种包涵光谱所有颜色光的颜色,通常是被认为是“无色的”。白色的明度最高,无色相,给人无穷无尽的感觉。使凳子破坏,摧毁,扰乱,分离。打破完整性,使其饱满具有空间感。报纸有一种破旧与刷白的凳子形成了一种旧与新,脏与静的对比。

作品名称:《男孩—明,悟》

作者:赵泰旭

材料:石膏

作品简述:我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点点滴滴牵绊着你的脚印,那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烦恼。只要倾诉了,就能成为你成长过程中的忆,成长中点点滴滴的美好的回忆……,我感觉每个人都有一个灯,它的样子都是不一样,像自己的守护神,它会指引方,帮你照亮前方成长的路,消散成长中烦恼的阴霾,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身边没什么烦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日的那个活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我已不复存在成长的烦恼,带给我的不只是烦恼,还有人生——我相信它帮助我成长!照亮我成长的路。

作品名称:《荆棘人生》

作者:戈文艺

尺寸:30cm*100cm

材料:钢丝球

作品简述:金属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金属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然而,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必定要经过满地的荆棘。只有走过荆棘,人们才会更有信心勇往直前。钢丝球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钢丝球给人以一种类似于软弹簧的触碰感觉,变形程度容易受到外在力的影响。用心触摸时,会给人带来一种尖锐刺痛的感觉。为能尽其用,人们不得不战胜钢丝球给人带来的不良反应。密集杂乱的排列方式,仿佛置身于无穷无尽的灾难之中。人生也正是如此,努力战胜前方的困难,荆棘之后就是一片艳阳天。


作品名称:《堆·圆》

作者:侯天胜

尺寸:50cm*50cm

材料:木筷 石棉板 键帽 喷漆 胶水

作品简述:原木色是世界上最原始,最纯朴的颜色,同于黑色形成强烈视觉对比。由一圈一圈组成的圆作底,中心有一个黑色的键帽,仿佛是全世界的中心。不同的木筷组成不同的几何形,有大有小,各有特色,在共同的拼接中达到一个最完美的弧度。

作品名称:《成长》

作者:苏大伟

尺寸:75cm*75cm

材料:曲别针

作品简述:曲别针错落有致的重叠在一起,如同当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刚开始如同孩童般不拘束,无数的重叠,自由的发展的,纵横交错,规整的结构体现少年行为已经有所规范,但略有膨胀的大小让人感到有些不稳重,有心却不足力,青年时期性格沉稳起来逐渐变得厚重起来,更加的凝实。岁月打磨着我们,改变着我们驶向不同的目的地,微笑着回首看看那一路的印记。

作品名称:《巢·垚》

作者:张婧琪

尺寸:20cm*20cm

材料:白色吸管 黑色鹅卵石

作品简述:世间万物都会有成,住,坏,灭的过程,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世间万物,任何事物都会有变化的因,变化的缘,变化的果,随之为无常。这个作品就是来源于一次性物品的危害的一种感悟和对大地与生物永不枯竭的理解和情感。我认为然相结合,转瞬即逝,运动变化,生长与腐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作品名称:《城南旧事——记忆》

作者:王俊杰

尺寸:30cm*30cm

材料:订书钉

作品简述:金属材料在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个设计将运用订书钉打造一个城市商业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方式走上了“快节奏”。同时我们也需要慢下来。城市承载着太多美好的回忆。订书钉给人冰凉的感觉,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冷漠的现象。需要我们共同呵护。

作品名称:《消减计划·一》

作者:肖紫月

尺寸:55cm*68cm

材料:丙烯、日用品

作品简述:用生活中塑料制品加入丙烯 消减外表 降低辨识度 却仍可准确的判断物品的自身 消减到最初最纯的境界 消减开始 当外表的碰撞并不能满足消减的方式时 消减还在继续…

作品名称:《费列罗》

姓名:王伯虎

尺寸:50cm*50cm

材料:纸,白乳胶,金闪粉,金丙烯

作品简述:创作,源于生活,使用类似与鎏金的方式在气球的表面涂上乳胶与金粉的混合物,创作出一种类似于胶体流动的固体,由于胶水的在球体表面的流动性太强所以反复的涂抹,最后制作了一种凹凸的,金色的表皮,看上去就像是费列罗巧克力,所以讲此作品命名为费列罗。

费列罗,只给最爱的人,所以说创作就是想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作品名称:《线――框》

姓名:李星陶

材料:鞋带、耳机、面条、树枝、跳绳、彩带

作品简介:线条是最朴素的绘画语言,最初的原始绘画就是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美丽画卷。长短、曲直、粗细等等,不同的语素表达不同的情感。线条可以相当薄,也可以相当厚。此作品运用多种材料,将线条的灵活多变提现出来,赋予了线条情感与动态美。

作品名称:《顶》

作者:李宗璞

材料:帽子、扑克牌

尺寸:45cm*45cm

作品简介:帽子是很普遍且生活必需品,我觉得它也是我眼中的艺术材料,让帽子当成衬托物衬托出帽子上面的材料,通过材料重复的形式表现艺术的手法,重复使用同一元素达到一种规律性的节奏感,加强艺术效果,展现视觉冲击。

作品名称:《方圆》

作者:陈思宇

材料:PET塑料瓶、水粉。

作品简介:古人云“地方天圆”又云“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暖色雀跃而冷色静谧,色彩升腾而上,有清有浊 有动有静,正是应“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本 是一副动态的作品,在时间的漫长流逝中,液体 中悬浮的色块自上而下,缓慢沉淀,由浑浊再到 清澈,也是“清者,浊之源”的道理。

作品名称:《峻峰》

作者:潘晓东

尺寸:25.9cm*36.7cm

材料:刀片 胶

作品简述:现代社会文化的快速传播与经济现实已经让人们从传统的书面阅读进入到图形的更多关注。而作为承载中国写意精神的中国山水画又能与现代材料发生怎样的共鸣?用刀片的锋刃和形体变现出俊俏的山峰,以写意的方式表达中国画的博大。

作品名称:《作茧自缚》

姓名:郭凯凯

尺寸:100cm×60cm×60cm

材料:木条,白毛线,丙烯颜料

作品简介:钱钟书说过:“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但是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你处在偏僻的乡村,你便去渴望城市的灯红酒绿,熙熙攘攘;当你住在繁华的城市,你便去幻想乡村的田野风光,春风拂面;当你还在北方感叹:“开奁一砚樱桃绿,润到清琴第几弦。”的时候,也许江南姑娘却在向往“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我们总是容易被别人的光环所吸引,被奢华的外表所迷惑,被他人的三言两语所左右,为何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呢?做自己,无他,勿模仿,勿嫉妒,你就是你,不需要任何伪装,任何修饰,无需作茧自缚,亦可刹那芳华!

作品名称:《vigour》

作者:郎子喋

尺寸:2m*2.5m

材料:橡胶手套

作品简介:生活中常见的手套随处可见,但人们往往是作用于生活,戴在手上。其实,它是十分有生命力的,将它们吹起来,聚集在一起,仿佛在欢迎,在招手,在舞蹈…

作品名称:《絮》

作者:王润

尺寸:15cm*15cm

材料:柳絮、玻璃

作品简介: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柳絮生来居无定所,随风而逝。薛涛在《柳絮》中写到:“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柳絮并不是无情之物,只不过人微言轻,身不由己。作品将柳絮放置玻璃壶中,希望可以让她有安家之所,不再漂泊不定。亦希望她可以不受外物混沌影响,永远保持洁白清澄

作品名称:《痛快的诙谐 》

作者:杨兴涛,张舜驰,李皓亮,王伯虎

尺寸:60cm*40cm

材料:石膏,纸,泥

作品简述:从接触画画开始,石膏像总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它极规矩准确的造型让不少想要描画它的人难以自拔甚至掺有厌恶。而当我们真正步入雕塑的专业后,对其有了新的印象。

泥塑头像是一尊面部狰狞的恶神,初见者总会被其中蕴含的愤怒和力量吸引,我们亦然,便希望将其中的情绪同样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给观者。

于是我们以这样的两种材料,辅以纸张的可覆盖,可塑性,将典雅唯美的维纳斯,镇定静默的海盗和恶神的形象重新塑造,试图营造出一种诙谐的气氛,对其本有的庄严来一次痛快的报复与玩笑。

作品名称:《随缘》

作者:范昊志

尺寸:45cm*40cm

材料:积木 纸

作品简述:中国的传承有很多“道”的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在“道”中有种思想叫做“无为而治”。是老子告诫君王得一种思想。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所不为”。在这个作品中用了现代的材料去自由结合,积木给人感官觉得很硬,纸张给人感官感觉很软。随意两种材料去结合也算“无为无所不为”。


 

尾  记

 

雕塑

不只是泥土,石头,木头

还有各种你想像不到的东西

 

2018.04.16—2018.04.22

2017级雕塑系材料作品展

期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