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裹挟着槐香,掠过坞城校区青砖黛瓦的檐角。今天,我们迎来了山西大学123周年校庆,历经123年历史,那些静默伫立于林荫道旁、图书馆前、令德湖畔的石碑,在斑驳树影中愈发显得古朴庄重。它们承载着百年学府的沧桑文脉,镌刻着"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的治学精神,而碑文上褪色的朱砂,正等待着一场与青春的对话,让我们用一笔一划描红山大印迹!
阳光温柔地洒在校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石碑描红美育活动在这里悄然拉开帷幕。山大学子们携朱砂墨砚、狼毫软刷,开启了这场特殊的"时空修复工程"。通过对校园石碑的描红,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提升美育素养,同时增强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校园中的石碑,或记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或铭刻着名人的谆谆教诲,它们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然而,岁月的侵蚀让石碑上的字迹逐渐模糊,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符号重新焕发光彩,美术学院精心策划了这次石碑描红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专业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描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从如何选择合适的毛笔、调配颜料的比例,到下笔的力度和角度,都一一进行了示范。同学们听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现场学习氛围浓厚。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迅速分组行动起来,每组负责一块石碑。他们首先用抹布仔细擦拭石碑表面的灰尘和污渍,让石碑焕然一新,为后续的描红工作做好准备。接着,同学们蘸取调好的颜料,小心翼翼地沿着石碑上的字迹开始描红。一笔一划,都饱含着对书法艺术的敬畏和对校园文化的热爱。有的同学遇到笔画较细的部分,更是屏住呼吸,生怕一不小心破坏了字迹的美感。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团队协作精神。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原本字迹模糊的石碑重新焕发出了光彩。那一个个鲜艳的字体,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校园的故事和历史。同学们围聚在石碑周围,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
23级国画专业姬英杰:
“这次石碑描红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石碑描红,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校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与同学们合作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美育实践活动。”
24级设计学类袁红娜:
“以前路过这些石碑,只是匆匆一瞥,没有太多的感触。但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石碑上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珍惜校园里的这些文化遗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美的熏陶。”
此次石碑描红美育活动,不仅让校园石碑重焕生机,更成为了一次生动的美育课堂,它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领略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本次活动得到后勤管理处的大力支持。
夕阳西下,二十余方石碑披上绯色霞衣。这些石头是会说话的史书,描红既是保护实践课,更是沉浸式美育大课堂,让我们倾听历史的故事,描绘山大印迹,见证123年来的历久弥新!
撰稿人:武彦汝 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二审:曲子钰
三审:刘斌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政编码:030006
办公电话: (0086)0351-7018394 7011778
E-mail: shandame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