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智者乐水”之说。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算是智者,他看到水滴滴在平静的水面,震荡出一圈一圈的波纹,便联想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可能采用一样的传播形式,他甚至由此推断,光的传播方式也应该类似,只是扩散的速度要比声波快得多。
在相距甚远的两种事物之间看到某种相似特征的关联性,由此将对一种事物现象的理解移用到对另一个未知事物的解释中,设想未知事物所呈现的结构也从属于同一个系统,这种观物方式确实充满了智慧。
北宋画家李公麟画维摩诘像,在绘画形式上,也遵循着这样的智慧。
他通过象似性的模拟,从水的形态中抽取出通透、连绵的特征,将之用于表现人物形象及衣纹的舒展,使之如流水般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局部)
当我们看到画中的维摩诘时,审美的感受中,既包含着对一个智慧老人的想象,也包含着对水的形式美的想象。于是,水的灵动、澄明、通透的气息,在维摩诘的造像中被显现了出来。
《易经》中的涣卦这样描述水的意象:洪水要来了,风推动了水的流淌,人们骑着马奔跑;洪水泛起来了,像是山丘,拱起了背,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好宏大啊,怪兽会不会在其中隐藏;不可思议啊,洪水翻卷起漩涡,它带来了沃土,让大地换上新装,让人们的生活平静安好。
在这样的意境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如同自然纪录片般的一帧接一帧的画面。开始的时候,平静的河水抚过地平面,绵延出长长的线,向前,光滑如指尖,粘连,如水天一色的无间,舒展的形态让人联想到手臂伸到空中翘盼的情境。
这是大河发出的邀请,可以毫不胆怯地随着它恣意奔跑。奔跑的线条伴随着水流的奔涌,激活了身体运动的热情,于是,放胆挥洒,看水流激烈,活泼泼地舞出自由的线,没有拘束,随波回还,忘我地奔流。
看那水浪高擎如巨兽立于面前,看它抓住支离的线,撕破封闭的地平面。想象着,等汹涌的河水摧毁那顽固的堤岸,漫过大地,便会带来肥沃的泥土,让万物焕然新鲜。
当这样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浮现的时候,水天交融处正在上演奇幻的影像,一帧接一帧激活了人们对水的遐想,涌现出人类理解自我意志、解释自然现象的渴望。
《识美笔记》
在对水的关照中涌现的是我们将自我的生命重新融入自然世界的渴望。当我们真诚地面对自然;凝视,触摸,品味并感受着它,实实在在地、亲切地想象着它的时候,我们自己生活于自然世界之中的事实便显现了出来,心灵不由得展开了遐想。
这种遐想不是沉沦于自然追逐自然表层虚浮的形象,不是嬉戏于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表象或者好奇于五花八门的意外事件,而是欲在自然的存在中找到原初的东西,寻找隐藏在光影变幻的物象背后的物质牢固的恒定性和运动形式的统一性。
在这种面对自然的直观中敞开遐想,透过物质似是不可测的奥秘,探寻其中隐藏着的形象,探寻不管物质经过何种扭曲,何种分割,依然是其自身的、属于其自身的美。
于是,包含在生命世界中的对于物理结构与心理结构均有效的美的概念便得以被思考,而天地之心也随之显现。
撰稿人:曹 栋 部分文字节选自《识美十法》
二审:曲子钰
三审:刘斌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政编码:030006
办公电话: (0086)0351-7018394 7011778
E-mail: shandame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