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同学们的艺术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活动走进东山校区致远学生社区,开展本次“塑民族团结之魂承中华非遗之韵”泥塑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由组织部、研究生工作部(处)主办,美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承办。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美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乔蓉蓉,自动化与软件学院学院辅导员靳佳霖,自动化与软件学院少数民族辅导员卡门尔麦合木提,美术学院美育主讲人代表以及自动化与软件学院研究生和少数民族同学代表。
随后,本期的美育主讲人周洋同学,从泥塑源流、泥塑类型、制作工艺等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进行了介绍,并带领大家开启这场非遗泥塑的探索之旅。
本次活动中,材料没有选择传统的黄泥,而是选择了石塑粘土,这种现代材料更易于塑造,适合各种造型,无需复杂的工具和技术。同时石塑粘土坚固耐用,干燥后的石塑粘土作品不易干裂变形,可以长时间保存。
通过细致地讲解制作过程,同学们开始了认真的创作。
在美术学院同学们的帮助指导下,经过设计、塑形、晾干、上色,大家创作出了形态各异、充满创意的泥塑作品。这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泥塑的一次致敬和延伸,更是传统文化与青春活力的完美交融。
非遗泥塑,不仅在于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艺术创造力,更在于它连接了传统与现代,为当代人提供了触摸文化根脉的媒介。每一抔泥土的塑形与彩绘,都是对“匠人精神”的坚守,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泥塑以质朴的温度,提醒我们:文化遗产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活着的传统,等待着被看见、被传承、被创新。
作品展示
小结
非遗传承,任重道远,希望今天的活动能成为一颗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撰稿人:勾新月 郑佳佳
二审:曲子钰
三审:刘斌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政编码:030006
办公电话: (0086)0351-7018394 7011778
E-mail: shandame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