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培养
招生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就业信息
首页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课程汇报|2023级数字媒体专业《摄影与摄像基础》课程改革成果汇报
发布时间:2025-01-03

640.jpg

640.jpg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史无前例的授予杰弗里·辛顿,这位来自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创者。而这一切的发生,又离不开美国工程院院士华裔教授李飞飞“ImageNet”项目上对人类视觉算法的突破,即通过强化海量数据的深度机器学习。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物体识别数据集,它推动了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快速发展,为人工智能的后续突破铺平了道路。ImageNet的成功标志着范式的转变,强调了综合数据在人工智能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640.jpg

今天无数人在讨论的大数据、神经网络和GPU的融合,本质上催生了现代人工智能的诞生。最佳的验证就是2023年OpenAI公司Chatgpt4与sora的横空出世,在摄影和视频两个方向颠覆了图像生成的底层逻辑。文生图,图生图,文生视频等大语言模型席卷全球,ImageNet 之后,李飞飞团队继续突破计算机视觉的界限。她的团队创建了“视觉基因组” 数据集,该项目旨在增强静态图像之外的机器感知,通过场景图理解复杂的视觉关系 —— 学习对象的属性、关系、上下文、结构和组合性等,认识到计算机在细粒度对象分类方面可以超越人类的能力,例如:区分世界上10,000 种鸟类,避免视觉偏差、偏见,保护隐私。计算机视觉甚至可以识别视频内容中动态细节,并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相关性的微妙。进入2024年,在中美人工智能领域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李飞飞团队宣布进入“空间智能”领域,她认为但就本质而言,Sora模型可以文生视频,但仍属平面二维模型,没有三维立体理解能力,只有“空间智能”才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这对中国的各界都产生了极大的震撼,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培养与科技项目孵化的重镇,如何应对快速到来的AI人才竞争已无法回避。

640.jpg

OpenAI/sora 2023

《摄影与摄像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本科二年级的数字媒体专业,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解决学生对数字领域的2D—3D互相转换的技能与意识学习,包括各类软件与创作课程。本门课程的教材来自全国高校传统的《摄影与摄像基础》课程架构,在过去数十年间都围绕着摄影与摄像原理、艺术观念和人文理念、拍摄技巧与场景建构等展开,这已成为一种毫无争议的“模版”。但是,正如上文描述的种种视觉领域的颠覆性科技突破,全球人工智能视觉算法的应用场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以往教授学生的知识边界日益模糊,如传统的单反相机和摄像设备,已经逐渐被具有实时算法的手机镜头,无人机拍摄设备、AR/MR眼镜、甚至汽车视觉识别图景端到端FSD 和 Apple Vision Pro 的 “空间计算” 概念所取代,传统的创作素材被海量的新型语料分析所取代,Midjunery和stablediffusion正成为学生脱离“现实世界”而独立创作的利器。 

640.jpg

美国斯坦福大学“视觉基因组” 数据集

640.jpg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以及成果规划共进行四个方向的改革:1.关于时间和空间地理的影像创作与叙事逻辑分析,2.多模态图片拍摄与海量网络图片的混合式类型学分析,3.基于具身机器人的感知分析(视觉、触觉、听觉)与机器学习的生成差异,4.人工智能叙事下的哲学反思与人类心理视觉化。上述方向的描述或许并不能准确概括课程想要达成的目标,更多的课程过程师生交流与头脑风暴,案例分析与课题研究式的分组讨论,例如课程引导学生去理解“Transformer ”概念, 旨在处理不同抽象层次的 摄影创作场景语料的 多模态信息 ,要求学生在摄影创作中去模拟机器的 具有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策略 ,以“人机交互”的意识下 进行自我改进。 这种变化是对数字媒体专业二年级学生对以往将本门课程仅仅看作数字创作工具的一种反思,它对本专业平行课程,数字插画艺术、交互艺术、动画与3D数字建模等等课程的变革思考是一种系统性的关联作用。

640.jpg

交互式智能体基础模型框架

640.jpg

视觉识别的智慧城市 与IMAGE NET视觉数据集

共计48课时的课程,并不能解决AI时代下的课程改革摸索难题,在全人类都处在“前所未有”大变革的时代,2023年中国政府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长远规划,对高校课程的未来人才定位和国家科技的需求都需要有更深刻的理解,才是本门课程改革的真正价值所在。

—梁勇 2025.1.2

640.jpg

01「时间和空间地理的影像创作与叙事逻辑组」

小组成员:孙雯茜202301818316/贾雪娜202301818310/韩可以202301818308

成果展示: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小组成员:申宇翔202301818315 /乔霜梅202301818314

成果展示: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02「多模态图片拍摄与海量网络图片的混合式类型学分析」

小组成员:王灵洁202301818111/吴钇静202301818114

成果展示:

640.jpg

640.png

640.png

03「基于具身机器人的感知分析与机器学习的生成差异」

小组成员:马子茜202301818109 /李欣艺202301818107

成果展示:

640.jpg

小组成员:王艺奇202301818417/程前202301818401/吉钰帆202301818207

成果展示:

640.jpg

04「人工智能叙事下的哲学反思与人类心理视觉化」

小组成员:张晨怡202301818116/ 张黎华202301818118

成果展示:

640.png

640.png

640.jpg

640.jpg

640.png

640.png

小组成员:韩欣育202301818406/韩嘉雯202301818404/段清清202301818303

成果展示:

640.jpg

640.jpg

640.jpg

小组成员:闫书畅202301818318/ 郝子萱202301818309

成果展示:

640.jpg

640.jpg

640.jpg

撰稿人:山大美院文创中心

二审:曲子钰

三审: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