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桐源、周健全、李继成老师的带领下,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师生走进华夏宗教艺术的活化石,铁佛寺和玉皇庙开展红色实践考察,感受中国传统造像的魅力,目睹古人的匠心技艺。
师生写生:探寻造像艺术密码
当美术学院的师生们踏入铁佛寺与玉皇庙,仿佛推开历史的雕花木门,置身于艺术与信仰交融的古老时空。为让师生更深刻领悟古建雕塑艺术精髓,当地文化讲解员与院校导师携手,从建筑规制讲到造像神韵,细致剖析铁佛寺铁铸佛头的工艺奇巧、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的艺术张力,讲述千年岁月里宗教文化如何滋养艺术创作,这些留存的古迹怎样成为窥探古代美学的窗口。导师强调,传统艺术遗产是民族文化根脉,在新时代对艺术创新、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参与同学感慨,这场写生实践像一把密钥,解锁古建艺术的审美密码,让大家在执笔摹绘间,明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的使命,更懂得用画笔延续历史温度。
丹青绘塑像:执笔对话千年人文
当师生们完成对玉皇庙,铁佛寺走访观摩,一场与古建艺术深度对话的写生创作活动,在这承载岁月厚重的场域悄然启幕
踏入寺庙内,同学们迅速选定角度,或聚焦铁佛寺铁铸佛头的古朴神韵,或倾心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的灵动姿态,又或沉醉于古建飞檐斗拱的精巧构造 。老师们穿梭于学生间,目光落于画纸,从线条勾勒的虚实疏密,到色彩晕染对古建氛围的呼应,细致指导。
在这古老寺庙的檐角下风铃声里,笔触与时光共振。青年学子们以丹青为媒,让千年古建的艺术魂魄,在当代画纸上重焕生机,续写传统与青春交融的创作新篇,也让这份跨越时空的人文之美,传递下来。
此次古建和塑像写生实践活动在铁佛寺与玉皇庙圆满收官。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沉浸式领略古建魅力,于砖石瓦砾间读懂历史沉淀,在雕塑彩绘中感悟艺术传承。传统艺术的基因,悄然播撒在师生心田。
相信未来,这份对古建艺术、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会驱动他们以创作传递人文温度,用专业赋能遗产传承,让古老的艺术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新彩。期待更多人走近这些文化瑰宝,让历史与艺术交融的光芒,照亮文化传承的漫漫长路!
撰稿人:周健全 余思涵 仝知衡
二审:曲子钰
三审:刘斌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政编码:030006
办公电话: (0086)0351-7018394 7011778
E-mail: shandame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