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教学动态 科研动态 科研机构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导师有约|重构日常:物质文化史的微观叙事转向及其当代性生成
发布时间:2025-04-19

主讲人:常文君

个人简介

3e4679d41541fe0043e22fd2043edd57.jpg

常文君,女,1989 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明清社会史。参与校对整理《清嘉庆 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分省辑刊》,该项目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 2020 年出版项目。参与“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四校联合 公益项目,该项目获评中国美展金奖。

主讲内容

7755dc27613b73802673aa0d11d250cd.jpg

2025年4月16日,在美术学院A102成功举办“导师有约”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为我院常文君老师,常老师以其自身学习经验为导向,与各位同学进行充分交流和分享。提倡大家学习不同学科,如历史学、哲学,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和研究自我的专业,此次活动中,美术学院100余名2024级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e9c7e85521bb0819b359ed7dc938ccde.png

本次“导师有约”活动中,常老师围绕“物质文化史的微观叙事转向及其当代性生成”主题展开讲解。通过明代官服纹样与等级制度的案例,引出日常生活中物与意义的关系,并进一步介绍了布罗代尔的“物质文明”三重结构、物的生 命史与能动性、以及波兰尼的“嵌入性”理论。常老师还结合当代汉服复兴现象, 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的延续与重构,探讨了“复古”潮流、文化认同与商品化之间的关联。最后,强调了艺术学与历史学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多元视角理解当代文化现象。

bb19e1971e12f0a2fe134b651f922218.jpg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常老师深入探讨了物质文化的延续与重构,特别以明代服饰元素在当代汉服运动中的复兴为例,为我们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文化对话。她指出,如今我们在街头、社交媒体乃至时装秀场上所见的汉服潮流,并非简单的复古模仿,而是一种在当代语境中对历史元素的重新诠释与创意再造。以马面裙为例,这种原本具有礼仪和功能性的传统裙装,经过现代设计师的改良与重构,不仅融入了新的面料、剪裁和穿搭方

其次,常老师谈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服饰作为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表达载体,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汉服不仅是美的选择,更是一种文化归属感的体现。

最后,常老师总结指出,要深入理解这些现象,仅凭单一学科的视角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她强调跨学科方法论的重要性,尤其是艺术学与历史学的融合。

765193a58ef6f09a02f9e88890b4f84e.jpg

本次“导师有约”活动在轻松而深入的对话中圆满落幕。参与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开拓了视野,也激发了对自身研究方向的新思考。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导师有约”系列活动,搭建更多高质量的师生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

撰稿人:石钰鑫  程璐

二审:曲子钰

三审:刘斌